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光华

 2020/08/04/ 15: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闵媛

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光华

王菊进行拼接缝合。

绢袋底部的复制模型。(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经过修复后的绢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闵媛

  很多观众到博物馆,都能够一睹千年前精美的丝绸实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人们尽可能欣赏到它们的本来面貌,修复师们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使数千年前的丝织物,化腐朽为神奇,最大程度重现出昔日的光彩。

  (一)

  在甘肃省博物馆文保中心的纺织品修复室里,修复师王菊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眼睛盯着台面上的一件唐代丝织上衣,低眉细细地观察着,时而用高倍放大镜比对着纹饰,时而用软尺丈量着原始缝痕,时而又用手中的针线小心翼翼地缝着……

  王菊告诉记者:“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经过了数千年岁月的磨砺,织物机理、纹饰等早已发生了变化,甚至完全丧失原貌。在修复过程中,若稍有不当触碰,就会变成碎片,甚至损毁。如何尽可能恢复这些‘弱质’文物的本来面目,是修复师们潜心钻研的难题。”

  在外人看来,修复师好像在缝缝补补,其实这里面大有乾坤。

  2016年,王菊被委以修复一批十分脆弱糟朽的汉代丝织品。这批丝织品均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品种丰富,多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尺寸较小,或来自草编盒的装饰,或为缝纫材料,也有单独的绢袋和绦带,不仅纹饰极其雅致精美,寓意深刻,织造技术技艺高超,而且有几件的造型也很独特,其中有一级文物锦缘绢绣草编盒(外敷丝织物)、印花绢袋、绦带(二级)等。

  这批丝织品不仅为认知汉代织绣的应用提供了生动的实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列四郡据两关”以来,河西重镇武威处于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孔道,其纺织技术和纺织文化的多样性,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最好的实证。

  接到任务后,王菊和同事们带着这批珍贵的文物,远赴杭州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对这批珍贵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工作。

  这批纺织品大多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糟朽、污染、残缺等病害。如何医治病害,尽可能恢复其原貌,并非易事。最令王菊难忘的是对其中一件印花绢袋的修复,回忆当时的修复过程,她仍记忆犹新。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