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名家

【走近“网红”兰州人】汪小平:兰州,一座有故事的城!

 2020/12/11/ 10:25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蔡宁贞 骆陇霞

【走近“网红”兰州人】

汪小平:兰州,一座有故事的城!

《平说》截图

汪小平执导的兰州电影《丢羊》荣膺华表奖

  一注沸水,唤醒杯底“八宝”,在兰州盖碗茶的香气氤氲中,与父老乡亲们聊聊天儿,是《平说》这档节目给人留下的印象。“平等地说,平心静气地说,平和地说”,主讲人汪小平想以这样的方式,道一道兰州的历史人文,说一说身边的大事小情。花甲之年,披挂上阵,他从人们熟知的“金城文化名家”,转身成为了“网络红人”。他说:“当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而是要不断地更新自己,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这恐怕是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1 我即使跌倒了 也在你们的怀抱里

  做一档脱口秀式的谈话节目,不仅上电视还要上网络,这是汪小平此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他坦言自己的顾虑,“自从接到电视台的邀请,做这档节目主持人的时候,我就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在我看来,做‘代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即便很难,汪小平还是愿意去尝试。究其原因,有40载扎根陇原文化事业的赤子之心,也有不断学习、积累与进步的自我践行,“曾经做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还能做些什么”。

  汪小平是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媒体人,还带着兰州本土电影登上了中国电影最高荣誉殿堂。在第17届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他激动地说:“感谢我的城市,有一条河穿城而过,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创造和梦想。”兰州,是他心目中无比自豪的文化沃土。如今即便是退休了,他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兰州故事,弘扬黄河文化。

  今年5月10日,《平说》第一期内容正式播出。在节目里,汪小平特意穿了去领华表奖时的衣服,并借当时的获奖感言作为开场白,“我之所以有底气和勇气,每周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观点,是因为我面对的是我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我即使跌倒了,也在你们的怀抱里。”

  2 把话说清楚 把话说好听 把话说爱听

  就这样,每周1期,每期约8分钟,截至目前,《平说》已经推出了35期。

  汪小平告诉记者,他做节目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写稿子,二是没有提词器,三是自己想选题。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经常会一次性地录制5期节目。这意味着,在40分钟的时间里,他要在完全不同的话题间任意切换。在不用提词器和不带稿的情况下,不但精神要高度集中,还要把讲的内容全部融到自己的脑子里,没点电视新闻人的功底可是做不到的。

  “平说”,取自主讲人的名字,又含有评论之意。因此,在汪小平看来,讲些什么,怎么去讲,都是尤其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在每个人都是言论中心的网络时代,不仅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把话说好听,更要把话说爱听。然而,这并非易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得“挖空心思”。

  节目中,汪小平情真意切地娓娓而谈,与观众分享真话、实话、心里话。他的讲述,让鼓楼巷、木塔巷、互助巷、官升巷等兰州的大街小巷“活”了起来,也让河口、沙井驿、九州台、五泉山、狗娃山、马滩、一只船、接驾嘴等不再只是地名。他热情地邀请游客来兰州游玩,因为这里有地理资源优势,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热情、包容、奉献的兰州人。他从比亚迪中文按钮谈到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他还教人们爱惜、节约、让步、聆听、认真玩、健康饮食,赋予母亲节、护士节、儿童节等节日更深的内涵。

  有网友在看了这档节目后,评价汪小平为“传播兰州文化的学者型人才”。节目干货满满,知识点密集输出,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在采访中,汪小平表示,这一方面源于小时候读书多,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更新自我,去学习新的东西。翻阅资料,思想碰撞,解答内心疑惑,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也让他有别于其他的“网红”。

  3 如果已经存在了 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平说》节目被搬上抖音之后,迅速吸引了2.4万粉丝关注,单条短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最高点赞数达到2.3万。“我也不太懂粉丝计算,节目组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这些绝对都是真正的‘铁粉’。”

  事实上,汪小平一直反对上抖音,他觉得抖音用户可能不会喜欢这种节目。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发现兰州人还是很爱兰州的,我在抖音上说兰州的时候,很快就能达到上百万流量。而且可喜的是,现在不少90后也喜欢上了我的作品。”

  汪小平产生了一个念头——通过新的传播渠道与平台,让大家了解兰州,了解甘肃,了解中华文化。短短几个月时间,汪小平已经成了“网络红人”,“我做的东西,如果能有人看,从中多少有点受益和感悟,我觉得我就算成功了。”

  “我们一直在说黄河文化,但没人搞得清楚,更多的是留在纸上和报告中的概念。要拿什么做支撑呢?那就是把黄河兰州段的故事讲清楚。”汪小平说,兰州是个有故事的城市,这条古老的黄河,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河,赋予了兰州灵性和文化底蕴。这是一种与生俱来,融化在血液里,嵌刻在骨髓中,与我们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起来的气质、风骨和品格。

  汪小平起初很排斥“网红”这个名称,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网红”就是妖魔鬼怪,是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但是,如果它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对不对?”他表示,如果能因为自己的出现,让大家对“网红”有新的定义,那么他会非常高兴。他愿意去做一位有正能量、富有文化内涵的“网红”,宣传热爱着的家乡,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蔡宁贞 骆陇霞 (受访者供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