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老图片里的兰州再发现

 2021/01/14/ 11:14 来源:兰州晚报 彭维国

老图片里的兰州再发现

盐场堡南门城楼

登临卧桥

兰州汽车站

里五滩常山庙

兰州城池鸟瞰图

  由甘肃省档案馆编辑出版的《兰州老图照识读》受到了出乎想像的热捧,这本书刚刚出版就在甘肃省文史界赢得好评如潮,引起了省内文史研究人员和读者的关注。

  左图右史

  “图照作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用文字之外的独特方式,相对真实、具体、形象地反映出近代甘肃、兰州诸多方面的信息和情状,对于保留地方文化、历史记忆和乡土情思,探寻近代以来陇原的变化,以引导民众抚今追昔、增长历史感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兰州老图照识读》,兰大校史馆馆长张克非教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这样说。

  传统史学自古即有“左图右史”的说法,颇为重视图谱的作用。为此,省档案馆特礼聘地方史名家邓明先生,依据相关地方文献,查阅、对比相关档案与史志记载,反复考证每张老照片中的景观、建筑、人物、历史事件等信息,加以精准说明,真实、生动地展示了近代兰州历史的变迁、特色建筑、文化习俗和民生百态。

  作为老兰州人,邓明先生多年来一直研究兰州历史文化、民间习俗。在编辑《兰州老图照识读》一书时,他对老照片的诠释,让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在他笔下鲜活起来,每张照片的后面都讲出了一段历史。

  “甘肃省档案馆珍藏了一批反映兰州历史风貌的老照片,其中二十世纪50年代初进行兰州地震调查时拍摄的照片,就是为建设新中国工业城提供的基础资料。兰州历史上多次发生地震,外地的地震也影响过兰州,造成程度不同的灾害。但经过这次调查取得的数据,相应提高了厂矿企业建筑物的建筑标准。”邓明先生说,“这些有关兰州的老照片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现在看起来似乎价值不大了。然而,换一个角度看,它的文化价值却很大。它的价值在哪里呢?在于形象地展示了二十世纪50年代初,甚至民国,乃至晚清兰州的城市面貌、人文景观、以及民情风俗。”

  这本书的出版策划、编辑之一、甘肃省档案馆编研处处长陈乐道说出了该书的核心:“共收录了220余幅老图照,主要是依托省档案馆珍藏的未曾面世的老照片,且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此次,经过专家学者研究考证,省档案馆以《兰州老图照识读》的形式予以确认公布。”

  图照相辅

  不仅有老照片,还有老图。这本书图画与照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根据图片内容,全书分为金城汤池、外人留影、古城沧桑、学府风华、劫后存真五辑。收录自清末至抗战时期老照片约180多张,以及清中期至民国初年兰州的城池、舆地图5幅,共和国初期萃英门实地写生图一幅。

  提及这本书的内容,陈乐道如数家珍,“这本书图照的时间跨度较长,从清中期开始,经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这些老照片既形象又真实,反映了兰州的历史脉络、城市风貌、社会变迁,记载当时的社会风俗、建筑形式等。其中,抗战时期和建国初期的老照片,是从来没有面市的珍贵老照片。”

  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反映了当时兰州地方的一些政务活动和建筑风貌,这是数年前贵阳市谷德春女士捐赠给省档案馆的。谷德春的父亲谷正伦曾任甘肃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当时,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邓成城,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水天长女士等人参加了捐赠仪式。

  通览该书后,张克非教授感受颇深。与一些同类型图书相比,深感它结构精妙。他认为这缘于编者邓明先生出身金城世家,且长期从事地方史志研究,对于兰州历史及相关文献资料烂熟于心,故能在编选该书时,充分考虑反映本地情况的老照片出现较晚及外国摄影者的兴趣所限,特意将珍贵的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初年的《金城揽胜图》《兰州城池鸟瞰图》《兰州城池图》及《白塔山金城关镇远浮桥图》等最有代表性的旧舆图、名胜景物图等列为卷首,延伸了该书的历史纵深感,突出了清代金城之特点,也弥补了照片之不足。而以老照片为主体的外人留影、古城沧桑、学府风华、劫后存真四辑,也集中体现了近代兰州的战略地位,以及影响较大、极具特点的变化、灾害、新生事物等历史事件。使后来者能够通过这些老照片,走进近代兰州,感受和认识兰州的近代历史画卷及其变化脉络。

  “自秦汉以来,兰州以黄河渡口、丝绸之路通道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央王朝开拓西北、经营西北的重镇。尤其是明肃王建藩,清为省会,兰州地位更为重要。”多年的地方史志研究,使邓明对于兰州的历史烂熟于心,兰州的独特处,在于以河为池,带状分布,关大城小,这是隋唐乃至明清兰州人因地制宜的杰作。两千多年来,中西文明在此交流,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开放、包容、大度的兰州文化。反映在建筑上,既有中国与印度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白塔山白塔,也有配以中国牌坊联匾的西洋式铁桥。反映在交通上,既有羊皮筏子,也有精致的轿车子。反映在经济上,有中国最早的毛纺织企业——兰州织呢局, 也有昔日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水烟坊等等。这一切通常只能通过纸质文字资料获得粗线条的了解,而它的细节,它的动人心弦之处,则只能凭借老照片这种介质极为形象地展示出来,有时能够达到身临其境的特殊效果。

  考订精详

  图片的价值,关键在说明文字之精准。这是张克非教授对图志的理解。“以图片为主要素材编辑专书,贵在真实、准确,重在考订,避免以假乱真、以讹传讹。考订工作的又一功能,是引导后来者客观、历史地看待老照片,将它们分别放到所出现的时代、年代和特定环境里,深入体察其中所包涵、传递的历史信息、社会面相,实现从感性、具象到知性、理性的提升。可以说,老照片的考订工作是难度很大,专业性、责任心要求又极高的工作,惟造诣深厚、熟稔史料和掌故且治学严谨者所能为。”

  在甘肃省档案馆原副馆长,《档案》杂志原总编辑姜洪源看来,编辑这本书非邓明莫属。“他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不仅了解兰州历史文化,还有切身感受。100多年后老照片中的场景早没有了,只有邓明才能分辨清楚,知道照片后面的故事。”

  正如姜洪源先生所讲,邓明在编辑这本书时,根据相关地方文献上的记载,采访了许多80岁以上的老兰州人,得到过倪培贤等老先生的帮助,再进行实地考察,加上他少年时对于兰州城的印象,查阅相关档案与史志资料,反复考证每张老照片中的景观、古建筑、人物等,并寻觅老照片中反映的遗址,相互比对辨识,扫清迷雾,力图开掘其中的历史信息,以期为后人留下一份信史资料。

  由于反映近代兰州的老照片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重复或相近者不少;近年来尤其是在网上,频见一些似是而非的“兰州”老照片,其中有一些老照片,由于很多人对兰州历史不熟悉,误读后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造成很多错误。

  1946年,为了宣传敦煌与筹措经费,常书鸿与其女常沙娜在兰州举办了画展,其中有时年15岁的常沙娜临摹的三四十幅敦煌壁画,还有她在敦煌所绘的少数民族速写、油画、写生作品二三十幅。

  后来常书鸿和常沙娜的回忆文章中都说,展览地点当时在兰州双城门。双城门不是兰州的古城的门,而是1939年为方便市民防空疏散,在兰州南郭城墙上掘开的两个城门洞,并无城楼,因此无从布展。在编辑这本书时,邓明对皋兰门(即悬挂“万里金汤”巨匾的南大城门)作物产馆的照片进行了考证,城楼上面挂有“常书鸿父女画展”条幅,他最终确定是在这里举办过画展。抗战时期,在皋兰门城楼开设了兰州市的物产馆,展览甘肃地方土特产和工业产品,还举办过元宵节灯谜会。这是常书鸿和常沙娜经常不在兰州,对兰州街道比较陌生所致。

  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中,还有一个名人就是段文杰先生。段文杰在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兰州社会服务处职业介绍股股长,在常书鸿父女办画展时,他跑前跑后,帮助布展。就这样,一张黑白老照片,引出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张克非认为在编辑、出版这些历史老照片时,绝非简单地倾其所有、汇聚而成;一定要有合理的拣选标准、独到的眼光,进行认真考量、比勘和取舍。这就需要史识、洞见和很强的鉴别力,反复爬梳、去芜存菁,保留最具历史意蕴、社会典型性和时代特殊性,信息量较大、视角相对独特的历史老照片,以一斑而窥全貌、透表象而显深意,用一帧帧具体画面、一个个真实形象,来揭示兰州历史、特色建筑、新生事物,尤其是文化习俗、衣食住行等民生百态,以弥补、互证相关史籍及文字记载之不足,为社会史、民众史研究提供资料和鉴证。

  彭维国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