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网络中国节·春节】非遗中的陇原年味

 2021/02/18/ 08: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冰迪

非遗中的陇原年味

  王冰迪

  平凉 “春官说诗”祈丰年

平凉“春官说诗”演出现场

  “家住平凉四十铺,吴岳村里来居住。春官名讳宫治东,老虎属相五十六。退休在家看孙孙,小学文化没学精。一生爱好来说春,非物遗产要传承。”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很多地区都有风格不同的闹社火习俗,什么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但在甘肃一些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春官说诗”。

  在平凉泾川县,每年春节都会举行社火。当地百姓最喜爱的就是社火里面的“春官说诗”,春官诗是社火队的“魂”,“春官”们与社火队伍同行,头戴黑礼帽,身穿黑长衫,披红挂彩,手拿扇子,见什么说什么,走到哪里说到哪里。说物、说景、说事、说人……

  在锣鼓声中,在秧歌、高跷、高抬表演队伍的伴随下,春官们或歌唱好政策,或夸赞平凉名胜古迹,或讴歌时代新风,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等。最拿手的就是祝福、赞扬、答谢。为了营造气氛,他们还有意编一些幽默风趣或讽刺的句子,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口头文学艺术。

  在每年走街串巷的社火队中,“春官”们不仅丰富了社火的内容,还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热闹气氛。春官诗即兴而作,表现题材丰富、诙谐有趣。

  “春官”在上古时代,是一个官职的名称(即宗伯,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务。相传远古时期,人们不知道按气候节令来种庄稼,常常有种无收,于是管天管地的“三皇爷”及“五帝”十分着急,他们便骑一头耕牛下到人间,向先民们宣传气象知识和种田的技术,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后来的“春官说春”习俗。

  据说在唐朝初年,皇帝为了能够使百姓田地种好,专门封了“春官”,让他们到各地各户去送“节气表”。“春官”们认为既然去乡村送表,也该顺便说些吉利话,便慢慢兴起“说春”之俗。农民见“春官”远路而来,便笑逐颜开地进行说唱表演,以礼相待。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官说诗在全国很多地方已销声匿迹,但在甘肃,由于这种形式很受百姓欢迎,所以每年开春的时候,老百姓就把春官这一形式,移到了社火中。“春官说诗”成为甘肃陇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春官”分两种:一种是随社火走的“春官”;一种是两人一组走街串巷的艺人。说诗的春官多是中老年男性,也有女性(很少见),他们朴实厚道,又善言辞。春官发现自己想要说唱的事或对象后,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想出至少四句诗,并且要押韵,又要切合场景,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完成表述。他们也会积累一些套词,留头换尾,以备临时救场。

  “春官说诗”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规则就是:“晦涩怪僻者劣、令人费解者劣、洋腔洋调者劣、书本语言者劣、凑腔脱韵者劣、咬字不清者劣、声低音小者劣。”其语言特色为词句通俗易懂,一听即明,乡土气息浓郁、口语化、生活化、合辙押韵、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在社火表演中,春官们说一句锣鼓敲一次,特别富有节奏感。

  从起初的春官劝农,传播农业知识到现在结合时代特征的诗歌。有的高雅,有的通俗,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社火因为有了春官而格外有趣。2011年,平凉“春官说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庆城 幸福秧歌扭起来

庆城徒手秧歌演出现场

  秧歌,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天地间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徒手秧歌之乡”。2008年,徒手秧歌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庆城徒手秧歌是因空着手扭秧歌而得名,和其他地区的秧歌风格不同。长期以来,庆城人民经常在极不平坦和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往返行走,所以在秧歌中形成了特有的“蹬跨”式步伐。在耕作劳动时,聚集在田间地头随意起舞,自娱自乐,因此形成了主要靠“手势”表现和抒发情感的纯朴简洁的舞蹈。

  徒手秧歌为群体舞,由许多身穿彩服,扮演成各种人物角色的中青年农民列队组成。他们徒手而舞,舞有定式,并伴有音乐。在秧歌队列中,还杂有一对丑公丑婆,使秧歌更加有滋有味。丑公,群众呼为骚老头,头戴毡帽,后翘一根细毛辫,脸上涂以豆腐块装饰,手执蝇刷或长杆烟锅,动作以“风骚”为其特点;丑婆,又名害婆娘,头发梳成一根短棒,上插大红花,双耳垂吊红辣椒或红纸包,脸涂以厚粉,上点几颗雀斑,手舞棒槌,动作以“辣”为其特点。二人或在队尾,或满场子乱跑,作出各种滑稽动作,逗人发笑。

  徒手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徒手秧歌一般分为“过街秧歌”和“场地秧歌”,过街秧歌表演时,由锣鼓和唢呐在队列前伴奏,秧歌队紧随其后,一边行进一边表演。“场地秧歌”表演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人数多场地大,“小场子”人数少场地小,总之人数无严格规定,表演丰富多变,动作的幅度也很大,由“秧歌头儿”带领和指挥完成众多队形的变化,队形的名称有些是以动物的名称命名的,如长蛇阵、蝎子步、龙回头、蚰蜒勾、燕穿梭等。

  徒手秧歌的突出特点是手臂动作,主要是甩臂,“大甩有劲利索,小甩轻松软和”,除此之外是走十字步,动作始终保留在“十”字的中轴线上,脚踏着“十”字形的边缘蹬跨踏步,使整个身体都扭摆起来。二是腿脚的动作,主要以蹬跨步和颠颠步为主,还有双膝双踝粘贴、小脚后抬交叉绕行的“缠腿”动作。庆城徒手秧歌舞起来既稳健有力,又透着黄土高原人豪放粗犷、憨厚、朴实的性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