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百花迎春”大联欢,过瘾!

 2021/02/20/ 10:11 来源:中国文艺网

  春节期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1春节大联欢”先后在东方卫视、陕西卫视、广东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播出,并在《中国艺术报》新媒体、中国文艺网、爱奇艺、腾讯微视、今日头条、搜狐视频等网络平台推送,获得观众和网友广泛好评。《中国艺术报》6大新媒体平台同时推送,总浏览量5300万+,反响强烈。中国艺术报微博共发布相关内容310条,浏览量3300万+,2021“百花迎春”话题浏览量1.4亿;微信公众号共发布42条,浏览量7万+;抖音共发布168条,浏览量1000万+;新华号共发布54条,浏览量640万+;今日头条共发布152条,浏览量390万+。大家边看边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欢乐刷屏,并在“百花迎春超话”、网络视频平台弹幕和留言区给予积极反馈——“高水平”“仪式感”“找到过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大家给予2021“百花迎春”大联欢的关键词。有的观众表示“好看,就是太短”“看得不过瘾,把往年的‘百花迎春’重温了一遍”;有的观众则表示,“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百花迎春’了”。

  “在社会飞速变迁的时代,人们对过春节的期待是‘不变’,能看到经典节目、老艺术家,就觉得安心。”有网友在留言中这样表示。今年“百花迎春”通过向老艺术家和经典作品致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文艺事业的成就,更具特殊意义。今年的“百花迎春”上演了《北风吹》《保卫黄河》等怀旧节目,播放了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讲述当年创作和生活近况的视频,令观众感动不已。有的网友在弹幕中表示,老歌的旋律一响起就热泪盈眶,有的网友则在弹幕中祝愿老艺术家长寿安康。“好的文艺作品永远不会过时,每次看都会让人感动,人会老,时代会变,只有经典会永远留存。”网友“美人与美景”在微博中写道。“把文艺工作者的真实故事讲述和作品融合在一起,其中有不少老艺术家,虽两鬓如霜,但提起创作往事,还是充满热情。”网友“粥粥瓜瓜”这样写道。“融合了各个年代的经典,适合一家几代人坐在一起观赏。”网友“烟花小盗”这样写道。正如人们感受到的,经典作品和老艺术家的身影在“百花迎春”中从不缺席,让不同代际、阶层的人们在审美认同中达成和解、对话,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氛围中起到修复与重建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作用。

  “值得静下心来欣赏。”“真诚而炽热,丰盈而壮丽。”弹幕中有网友这样表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蹈节目好好看啊,包括了民族舞、芭蕾舞、国标舞……好几种舞蹈风格,镜头给了巅峰时刻的慢动作回放,太棒啦! ”网友“一条咸鱼”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今年的“百花迎春”上演了许多独具创意的节目,将各个门类的艺术和艺术门类中的不同风格熔为一炉,更多新文艺群体、新生代登台,展现出活泼、青春的舞台面貌。各个播放平台不仅有每年追看的老观众,还涌入了许多新观众、小观众,有的是第一次看“百花迎春”,他们陪长辈观赏,却意外被“圈粉”,为“爱豆”而来,却忍不住把节目一个不落地看完了。网友“青柠尔玉”在微博中写道:“不是为了选择哪个流量明星而出节目,而是每个节目都有它的意义,有它的文化内核,朴素真挚又感人。”网友“玖微火”这样写道:“用的是‘流量’,呈现的是艺术。”正如网友在留言中所表示的那样,“百花迎春”呈现了真正的艺术“百花”——“这个‘百花’的‘百’不是千篇一律的‘百’,是多样的‘百’”。节目中体现的丰饶、丰美为熟悉流行文化的观众特别是日常接触网络文化的年轻人打开了艺术之门。

  “支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的张张照片出现时,再次被那段特殊的日子感动。”网友“Lemon如初”在微博中写道。“‘百花迎春’抗击疫情这部分做得好,感人而不煽情。”网友“影法师”这样写道。“好的文艺作品是打动人心的,给人精神的力量。它需要文艺工作者真正到人民中去,了解到底什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百花迎春’让我看到流量时代也总有人在坚守真正的艺术。”网友“草籽萌”这样写道。今年的“百花迎春”上演了抗疫、扶贫主题新创节目,并以接地气、有朝气、聚人气的方式呈现,如新生代小花、小生合唱抗疫主题歌曲《坚信爱会赢》等,同时,在影像中展现了文艺志愿服务的实践足迹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日常工作的场景。有观众在留言中表示,看了“百花迎春”,知道了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是啥样。在“百花迎春”的舞台上,大家既看到了聚光灯下明星的耀眼,也看到了在泥土中默默耕耘、润物细无声的一颗颗“螺丝钉”闪着无言的光芒,节目充分展现了文艺的力量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大家纷纷在弹幕中向文艺志愿者和基层文艺工作者致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等着你们到我家乡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