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2022/08/12/ 10: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陈晓红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主要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自然节律的变化。斗转星移,古人依据北斗星斗柄指向来判断节气变化,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二十四节气中属于夏季的共有六个节气,分别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其中大小暑是夏季的最后两个节气,而后天气转凉,便是立秋时节了。

  热在三伏

  当太阳到达黄经105°之时进入小暑节气,到达120°之时进入大暑节气。“暑”是炎热之意。在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故称小暑。小暑相对于大暑来说,还没有达到热的顶点,大暑天气会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节。“过了小暑节,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些民谚典型地反映大小暑时节气候特点。诗句中也有记载,如宋代诗人尤袤“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陆游“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等。

  “热在三伏”。从小暑节气开始,一年中赤日炎炎的三伏天就拉开了序幕,到大暑节气进入中伏时段。值得欣喜的是“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此时很多农作物进入快速生成的旺盛期,民谚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正所谓“湿热交蒸话丰年”。

  “七下八上”是气象学术语,是说在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时段,是我国气候方面易发生地质灾害与极端天气的时期。150多年前,湖南人萧雄在他描写新疆的《西疆杂述诗》中就写道,有一年大暑时节遇到的极端天气,“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大暑时节气温之高,可以在砖石上顷刻之间烙熟一张面饼。而在我国南方地区,台风却是此时天气舞台上的主角。南宋诗人陆游就形象地描述了台风袭来时“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之景,即狂风怒吼似乎要将高山拔起,暴雨滂沱似乎要将大河倾覆的壮观景象。

  主要物候

  为更好地解释一年中节气运行情况,古人依据黄河流域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形成反映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物候图。以5天为一候,每个节气15天有三候,一年共有七十二候。现存完整记载物候著作是汉代的《逸周书·时训解》。七十二候是我国古代北方中原地区人们长期农业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等感性认识的总结,也是黄河流域农期天文学、气象学、节候学等方面的一项文明成果。关于大小暑在《逸周书·时训解》中这样记载:“小暑第一候‘温风至’,指四方均感受到温热的风,暑气吹至,热气逼人;第二候‘蟋蟀居宇’,源于诗经七月篇中关于蟋蟀活动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用的八月正是夏历的六月,这时候蟋蟀开始自田野逐渐移入庭院;第三候的‘鹰始鸷’,指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学习飞行搏杀猎食的技术。”

  “大暑第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经幼虫、蛹而至成虫,在盛夏孵化而出;第二候为‘土润溽暑’,此时土壤内湿气潮润,天气也湿热难耐,这种蒸郁的热天也是最难过的;第三候为‘大雨时行’,当早上的湿热之气升至对流云层,高空遇冷,常在午后降下大雨,雨势大但是下雨的时间不长,雨后可以稍稍纾解一些暑气。”

  养生进补

  宋代诗人黄裳有诗“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写出大小暑时节人们在赤日炎炎中挥汗如雨的状态与烦躁郁闷的心情。我们知道:古老中医理论养生文化的主旨是强调顺其自然,提倡身体对外在环境的自我适应与自我平衡调节。大小暑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古人注重“春夏养阳”,在这个时节更要注重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养心护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慧之一,人们把四季、五味与五脏六腑结合起来。即,春木肝酸;夏火心苦;合于四季土脾甘;秋金肺辛;冬水肾咸。由此可见,夏季是养心的最好时机。此时火气旺盛,人们容易烦躁不安,所以要多食苦味,更需平心静气。《黄帝内经》中“灵枢·百病始生”篇就写道“喜怒不节则伤脏”,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重子午觉。《黄帝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每天11点到13点是午时,也是人体阴气将尽之时;每天23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子时,也是人体阳气将尽之时。在这两个时段最好的养生是就寝。

  进补三伏。长期以来,人们依据所居地域物产所出,传承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除个体差异之外,南北方通行的主要养生做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吃伏面。这个习俗是小暑“食新”习俗的延续。到了小暑节气,小麦已经颗粒归仓,人们把新打的小麦磨成粉,做成各种面食让家人们食用,谓之“食新”。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意思是说人们在吃热伏面时虽不停地揩汗,但是脸色红润可人。唐代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泻,实大肠”,可见,炒熟的小麦对肠道系统有较好的养护作用。二是吃伏羊。顾名思义,在三伏天吃的羊肉就被称作是“伏羊”了。在我国吃伏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时间是从头伏开始,到末伏结束。民谚说:“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新麦饼,羊肉汤就是这个时节的最佳组合,最好佐以姜、葱、蒜、醋等作料,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人们以阳制阳,排除湿气,补益身体的损耗。三是吃“三鲜”。这里的“鲜”是在大小暑时节所特有的一些消暑的“鲜美食品”,因为是每三种在一起,故曰“三鲜”。它们是西瓜、苦瓜与冬瓜组成的“三瓜”;金银花、百合花与菊花组成的“三花”;绿豆、黑豆与赤小豆组成的“三豆”;鸡肉、鸭肉与鸽子肉组成的“三肉”等。

  节气之美

  宋代僧人释绍昙在诗作《颂古五十五首》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大小暑时节,自然界的主角自然是荷花与竹子了。荷花也叫莲花、红蕖、菡萏等,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此,莲花便成为儒家文化中君子的象征。同时,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因此在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和谐。河南省仰韶文化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两粒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莲花种子,由此可见莲花在我国种植的历史悠久绵长。

  大小暑时节是一年中赏荷的最佳时机,南宋诗人杨万里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动地展示了在这个季节荷花摇曳生姿的情态。而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他的词作《鹧鸪天》中写道:“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在这郁闷燥热的盛夏,只要你愿意抬头远望,在浩渺的天空中总有白鸟会为你表演,只要你低头细嗅,那荷花的幽幽香气会沁人心脾,更何况还有那夜半三更的多情之雨,给我们带来难得的凉爽。

  大小暑时节还有郑燮的竹子,“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宋代诗人郑刚中有诗写竹子在这个时节是:“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大小皆琅玕。”意为遍地新竹飞快地生长,枝繁叶茂,似乎要占据我房子的四周了。它们是那么的青翠俊逸,根根都像玉石一般温润挺拔。

  除了红蕖与绿竹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外,大暑节气之后便是立秋节气。这预示着夏季将退出季节轮回,正好符合了中国文化最本质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转化的规律。酷暑之后天地便会进入天高云淡凉爽的秋季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