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名家

笔墨铺展 掐丝勾勒

 2022/08/22/ 10: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5年李海明正在制作《千手千眼观音》

  香炉里的檀香袅袅升腾,桌案旁的他拿着铝丝的手上下翻飞,眼前那个金灿灿的正方形藻井图充满魔力地吸引着他的全部注意,室内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

  沉浸在这方寸之间的就是李海明。他有很多身份,中国非遗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李海明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也是一个一心扑在掐丝珐琅技艺上的手艺人。

  李海明8岁跟随伯父习得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景泰蓝本名为“铜胎掐丝珐琅”,李海明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研究其中的掐丝珐琅技艺。

  掐丝指用表面着色的带有宽度的铝丝在描好图案的纸质底稿上掐出立体图案;珐琅是矿物质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白描为魂,掐丝作骨,着色血肉”,掐丝珐琅技艺繁复的流程可以用这简单的12个字概括,平面间工笔勾勒的图案,在手工艺人的指尖,仅用一根铝丝就可以掐出根根棱骨,接着再用颜色不同的珐琅彩点缀其间,待层层渲染之后,一幅栩栩如生的掐丝珐琅作品就诞生了。

  17岁时,李海明跟随美术老师到敦煌写生,初见敦煌壁画时的悸动,触发了他对掐丝珐琅技艺新的灵感,“一辈子都忘不掉那种绚烂的色彩”。

  “站立在藻井下方仰望,那些图案把整个洞窟装饰得如梦如幻。”在描摹敦煌壁画的过程中,他仔细观察藻井的美,“藻井是用彩绘装饰出来的美,我想将其中的艺术元素放大,增强其装饰功能,应用到生活场景中。”

  近40年的制作研究中,他将工笔画、苏绣、漆画等各种已经习得的技法与传统掐丝珐琅技艺融会贯通,研究出排丝、垒丝、螺旋丝、柱状丝等镶嵌技法,设计中多方选用甘肃艺术符号,渐渐形成了独具甘肃地域特色的“陇派珐琅工艺”。

  除了突出陇派珐琅工艺的特色外,李海明最得意的还有珐琅彩的过渡色和配色技术。珐琅彩的基础色为百余种,经过他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经开发出过渡色和配色达4000多种。这些颜色根据不同题材,分为不同色系,例如,人物、山水、藻井等就有各自不同的珐琅彩色系。

2021年李海明正在制作《人文始祖伏羲》

  当李海明讲起颜色开发的经历时,感叹着与色彩的奇妙碰撞,“要对颜色相当敏感,有时候调配的色彩不满意,很沮丧,准备直接倒掉,但是当珐琅彩被水冲调之后,却意外地发现两种颜色的融合渐变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那种颜色,那种时候就感觉特别幸福。”

  “在掐丝珐琅作品里,单一个花瓣就需要大约7种珐琅彩的渐变,才能够实现其饱满、柔和的质感。每一幅已经完成的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幅作品在颜色方面很难做到一模一样。”

  临摹藻井图案,研究其中的色彩,再将藻井图案以掐丝珐琅的形式展现,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应。《宝相花藻井》(莫高窟217窟)掐丝珐琅画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该作品2021年8月曾入选全国《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敦煌给予他创作的灵感,敦煌艺术的魅力也在他的掐丝珐琅中获得别样的传承。

  李海明正在制作一幅与《宝相花藻井》相似的作品,“图案是一样的,但是色彩不一样,那幅作品的颜色已经很难再现,这既是缺失的遗憾,也是手工艺术的魅力吧。”

  手艺难,“守艺”更难,和所有面临传统技艺传承的手工艺人一样,李海明也有同样的困扰。然而,李海明很幸运,女儿拿起了他手中的接力棒。2000年出生的李婕,此后的生命中多了铝丝、珐琅釉料、隽秀典雅作品的陪伴。

  作为新一代“守艺人”,李婕对于掐丝珐琅工艺进行了新的尝试,她将掐丝珐琅应用于镜子、手机壳、小音箱等。掐丝珐琅技艺与普通物件的结合,“既有利于掐丝珐琅技艺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又可以提升物件的设计和审美。”

  “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将掐丝珐琅技艺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用品中,比如乐器、家具、家装,让传统技艺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李海明对于掐丝珐琅技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展望。

  李海明陇派珐琅艺术馆的体验区和展架上,随处可见经过掐丝珐琅装饰的茶杯、花瓶、彩盘、文创产品等。一位学徒正在缓缓为一个香炉做掐丝珐琅的外表装饰,底稿繁复的花纹细腻精美,然而还需要经过艰难的掐丝和着色,才能完全成形。

  这就是掐丝珐琅,方寸之间,仅靠铝丝和珐琅彩就可以描摹山水,造物置景,幻化出无限可能。(本文配图除署名外,由李海明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