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博览

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光华

 2020/08/04/ 15: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闵媛

  (二)

绢袋在修复过程中被展开。

  修复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王菊回忆道:“初见这件文物时,其形貌可谓是一团糟。构成它的几种织物都很糟朽、酥脆,硬化成树皮状,碳化也十分严重,多处残缺,关键是形制很模糊,一时无从下手……”这不仅困扰着王菊,也让指导此次修复工作的老师犯了难。

  “当时,我和指导老师天天在一起研究确定它的形制。在查阅文献,寻找以往相关考古资料而无果的情况下,又只好围绕这些受损的面料做文章,织物的经纬线断裂处、折痕部位、甚至一个细小的针眼都是我们观察、分析的重点。”王菊在困惑不解中,甚至还希望古人能托个梦,告诉我们这件小袋当初究竟是什么样子,做什么用的……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多月的观察、研究分析、反复试验后,大家终于科学地还原出了文物底部的正确形制。在模拟缝制出底部雏形后,王菊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随后,修复师们根据底部的一些蛛丝马迹和残纱碎片,开始进行上半部分的形制推断。由于这部分所用的纱过于糟朽,平整和加固也成为此次修复的难点。

  当把紧紧穿过铜钱的纱轻轻抽出,慢慢展开时,她的额头早已冒出了汗……每一步进行都小心翼翼、敛声屏气。

  由于原纱已糟朽严重,不适宜继续加固修复,经项目组研讨后决定,待其形制研究清楚后,便把它另外保存起来,作为后期的科研材料使用。随后,大家决定采用与其风格相近的现代欧根纱复原绢袋的上半部分。

  王菊说:“这次的平整工作不同于以往,棉签蘸水稍多,就会粘掉织物丝线;干平,又会使织物开裂、断线。只能使用加湿器,雾化局部空气,使织物保持半潮湿状态,轻轻地拨开叠压、褶皱处,根据纹理、针线缝痕等信息,理顺稀松散乱的丝线,调整变形的纹饰……使其经平纬直,尽可能恢复原始样貌。这不仅考验的是修复师对文物的研究观察能力、操作技术水平,还十分考验我们的耐力。表面上看,坐在工作台前,操作很平静,但这却是决定修复成败的关键工序。”

  根据绢袋下半部织物的脆弱程度分析,已不能再承受针线的穿缝力度,便拟采用新材料绉丝纱进行缝合加固。绉丝纱的使用也是整个修复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王菊谈道:“绉丝纱通透性很好,虽然包覆在文物上,却仍能较清晰地展示纺织品,基本不影响文物的观展效果。目前,此材料在国内纺织品修复中的应用已较为成功,且日渐趋多。”

  借助新材料、新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王菊她们最终使这件印花绢袋最大程度展现出了昔日的光彩。数月后,经过修复师们的努力,这批汉代丝织品全部的保护修复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三)

绢袋上半部纱初展后。

  王菊告诉记者,一件需要修复的丝织品首先要对其进行信息采集、病害调查,查看文物的破损情况,包括是否褪色、是否被污染等方面,一一拍照记录并归档,然后送入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等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再制作修复方案。

  “除了前面提到的印花绢袋进行的修复工序外,在修复过程中,还需要对文物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清洗。而清洗、揭展文物,既是技术活也是细致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或损毁。”

  王菊指着从电脑里调出的一张张照片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当时修复那件印花绢袋时的工作记录,从形制的确定、拆分、加固、拼对整理,再到进行针线修复,文物的整个修复耗时1个月。”

  在修复台前,王菊和同事们好像一个个绣女,一针一线认真地拼对缝合。对待特别糟朽的织物,她们通常要在下面垫一块与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面料,染色后作为背衬,再在上面盖一块薄如蝉翼的绉丝纱,把文物夹在两者中间,再沿着文物破损的裂缝开始缝合绉丝纱和背衬,把文物包在里面,这样可以避免因针线穿缝而对文物造成的二次伤害。

  “穿针引线、缝补残损只是修复丝织品的步骤之一。”王菊边说边拿出一根修复丝绸时所用的12号针,约3厘米长,很细,而修复用的线是从绉丝纱上抽取后经过染色而成的,比头发丝要细软许多,单根线始终处于飘的状态。

  “没有底衬的话,你很难看到线的存在,放在白纸上就能清楚地显出线的颜色了。使用这些针,跟咱们平时缝补可完全不同,要用巧劲,这样的操作特别费人。”她解释道。

  (四)

绢袋袋底初次展平后进行尺寸测量。

  平日里,修复师们极像医生做手术一样,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屏气凝神地手捏银针,伏案作业。不同的是,她们的病患是一件又一件的古老丝织品。

  “一件纺织品针线修复少则几天,多则数月,甚至几年。从事这个工作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慢慢来修复。你看这些修复好的文物,经过我们的手,又使它们重现光彩,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吗?”看着这些完成的作品,王菊眼中仿佛闪着光,在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也许正是对于文物修复的这份热爱,才让她沉浸其中。

  “我对修复过的文物,每一件都有感情,若看到它们再次遭到污染等病害,会很心疼。每一件都不一样,它们的织造工艺、纹饰图案,都值得研究。古人在没有现代机器设备,电子技术的条件下,能手工织造出如此精美的丝织物,其纺织技术技艺也令人叹服。”王菊感慨道。

  在王菊看来,修复文物不仅仅是一双手的技术性工作。“作为文物医生,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当下的病情,更要研究它们的前世今生以及背后的故事。修复的过程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这个经验也是宝贵的知识,不光从书本资料中汲取,还要从实践中去获得,研究再研究,琢磨再琢磨。”因而,她也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在文保中心的修复室里,有许多像王菊一样的修复匠人,带着一颗颗沉静、坚韧的匠心,认真完成着每一件文物的修复。她们通过努力,希冀让更多珍贵文物尽可能以其本来的面貌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修复一件文物,还原一段历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