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艺陇原  >  文艺名家

【我们这十年】郑炳林:做一名合格的敦煌学“领路人”

 2022/09/27/ 11:05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李萍

  让敦煌学研究所成为培养人才的高地

  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有一门本科生选修课常年爆满,这就是《敦煌学前沿研究概述》。

  3个小时的课程,郑炳林在上课之前都会做精心准备——要不断修订课件内容,有时候为了阐述一个知识点,甚至会花费几天乃至几个月的时间查找资料……

  郑炳林乐此不疲,“有很多本科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被点燃,有些人一步一步成为了敦煌学研究人员。”

  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第八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2年),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郑炳林有很多称号,但是在学生面前他是和蔼可亲的严师”。

郑炳林和学生交流。

  郑炳林知道,敦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青年学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对于如何培养出一流的研究人才,他有自己的考虑。

  “研究生培养有三要素,即研究环境营造、研究生的质量和教师,三者缺一不可。”郑炳林说,还有一点就是统一管理,总结起来就是“三位一体”。

  在“三位一体”的影响下,郑炳林对于研究生培养格外严格。“只要论文不合格,就推迟一年毕业,谁说都没有用。”但在私下他又和蔼可亲,办公室门只要开着,不论谁的学生可以随时敲门请教问题。

  闲暇时间,郑炳林都会去学生学习的区域转转,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状态。

郑炳林利用缩微胶卷进行相关研究。

  1999年,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实现了联合共建。郑炳林认为,兰大敦煌学研究所的研究长项主要在文献和史地,而敦煌研究院的长项在石窟艺术和石窟考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优势互补,我不足的地方,你补起来,我强势的地方正好是你所缺的。”

  在联合共建的基础上,敦煌研究院和兰大敦煌学研究所实行了研究生双导师制。在这一机制下,兰大敦煌学研究所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敦煌石窟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把敦煌文献与敦煌艺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培养出石窟艺术与敦煌文献相复合的研究人才。

  截至目前,敦煌学研究所毕业博士生160多人,大量优秀的研究生有的留在了敦煌学研究所,有的去了国内兄弟高校,有的就职于国外名校,成为敦煌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共同见证了兰州大学逐渐成为中国敦煌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高地。

  一人,一生,一事。

  做中国气派的敦煌学这件事,郑炳林已经坚持了40年。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郑炳林一直没有停止保护和探索的脚步。

  如今,他更是见证着一批批敦煌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在敦煌学界崭露头角,“我们都会慢慢老去,敦煌研究的接力棒终究要到年轻人手中。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一名合格的‘领路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